 
                钠离子电池-动力
钠资源丰富,解决锂矿卡脖子风险,长期成本具有优势,未来可部分替代锂电市场。
高锰铁镍电池
通过LFMP混参一定比例的NCM材料,可以做到安全、性能、成本及可制造性的平衡。
锂金属电池
通过高性能电解液技术、独创锂负极保护技术和半固态技术的协同开发,实现了高比能、长循环和高安全的锂金属电池。
半固态电池
针对传统锂离子安全风险问题,在1代技术基础上,开发更高比能和安全性的凝胶半固态电池,实现单体电芯针刺、热箱、挤压、过充等本征安全提升,打造具有高本征安全属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半固态电池产品。
全固态电池
匹配高比容量正负极材料,实现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。
大圆柱电池
打造一款高能量密度,高安全,长循环的圆柱电池。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量能量密度>135wh/kg 
 体积能量密度>280wh/L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温循环 >2000圈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航领先 整车350KM续航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倍率放电优异 3C容量保持率95%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温性能 -20℃容量保持率90% 
 -40℃容量保持率85%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量能量密度>220 Wh/kg 
 体积能量密度>503 Wh/L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9.5% 整包成本 
 比同体积能量密度三元体系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100km 续航 
 比LFP整包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% 过充 
 国标120%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℃ 热箱 
 开阀温度155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2倍 低温性能 
 -20℃相比LFP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C 快充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量能量密度 L-LMB≥400 Wh/kg 
 H-LMB≥450 Wh/kg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积能量密度 L-LMB≥1200 Wh/L 
 H-LMB≥1300 Wh/L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温循环寿命 L-LMB≥600周@80% 
 H-LMB≥400周@80%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性能电解液 改良电解液基因,提升对锂稳定性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锂负极保护技术 构建独创聚合物保护层,均质化锂沉积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固态技术 采用固态电解质安全涂层和原位聚合电解质技术,加筑超安全防线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量能量密度 270Wh/kg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体积能量密度 655Wh/L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航领先 整车>900KM续航,同等续航条件下更少的电芯使用量,降低整包体积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安全 单体电芯通过针刺、热箱、挤压、过程等实验,本征安全无问题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寿命 >1400圈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量能量密度 350 Wh/kg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积能量密度 720 Wh/L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室温电导率 10mS/cm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解质膜厚度 最低至15μm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解质膜电导率 2mS/cm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量能量密度 ≥300Wh/kg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积能量密度 ≥830Wh/L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超低内阻 全极耳设计,DCR≤1.7mΩ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安全 热电分离,高通量防爆设计,整包无热蔓延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寿命 满足15年工况服役寿命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充 10-80%SOC,快充时间≤14min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短刀电池
短刀电池是由蜂巢能源开创的全新电池品类,获得了行业和客户的广泛认可。
2022-2023年蜂巢能源实现了全域短刀的商用落地,分别在乘用车、商用车和储能市场实现量产和装车。
2024年蜂巢能源发布了第二代短刀快充铁锂电池。该款电芯首次采用飞叠热复合技术,和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,在兼顾2.2C快充性能前提下,能量密度仍高达188Wh/Kg,峰值可以达到3C以上,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,实现了“高能量密度+快充”的完美组合。
2024年7月,蜂巢能源第二代短刀快充铁锂电芯已经在上饶、盐城两个基地完成了对客户的大批量交付,并在供应商大会上分别针对纯电和混动领域发布了5C磷酸铁锂短刀电芯、6C三元超充电芯和4C混动短刀电芯——“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”。
自2023年1月到2024年7月,蜂巢能源短刀电池一共出货151357台,合计5.41GWh,短刀电池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一。
产品系列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乘用车BEV领域 蜂巢能源推出了短刀铁锂和三元两款超充电池,满足车企对提升充电速度的迫切需求,一款是5C+800V L600 LFP短刀电池;一款是6C+800V三元超长续航电池。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HEV领域 主推L400系列产品,具备2.2C快充能力,主打PHEV长续航低成本,采用能量功率兼顾的LFP体系,打造高安全、长寿命大单品。此外,蜂巢能源还发布了行业首款热电分离的三元短刀电池“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”,支持800V平台架构,采用龙鳞甲热电分离技术, 拥有4C的充电倍率,为PHEV车型提供55-70kWh的电量选择空间,最高带来300-400km的纯电续航,兼顾高效与安全。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用车领域 商用轻卡100kWh电池系统标准品已下线,单次满电续航能力可达300公里,可实现 2C快充,未来可同尺寸迭代至4C快充技术。产品具备极致成组、极致安全和极致充电三重极致性能,并在产品性能上实现了商乘共用。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储能领域 蜂巢能源推出了L500系列飞叠短刀储能电芯,有325Ah、350Ah及770Ah多款产品,并基于飞叠短刀储能电芯打造了超大容量6.9MWh短刀液冷储能系统。 
核心技术优势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兼容性 短刀电芯可以兼容从A0到D级将近80%的主流电动车型开发平台,支持切换590标准模组,高灵活性的特点可最大化降低电池包的设计难度。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适配性 能够广泛适配以大众MEB、长城A30为代表的全新纯电动平台车型,实现A0级以上车型500km以上续驶里程。两侧出极柱的电芯设计,可支持pack环节采用上下双水冷技术,实现2~4C快充性能,满足800V高压电气架构高端车型应用,同时与CTC全新技术具有更好匹配性。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安全性 采用了三条排气通道设计,热失控急速泄压,包外不起火,安全可靠。全面通过过充、撞击、震动、跌落、短路等系列安全性能的测试,尤其是顺利通过了针刺试验。全球首创热复合飞叠技术,良率高达99.9%,安全性、一致性大幅提升。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寿命 具备超长循环寿命,单体电芯循环次数超过4000次,质保期可达8年30万公里。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能+快充双重特性 在兼顾2.2C快充性能前提下,能量密度仍高达188Wh/Kg,峰值可以达到3C以上,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,实现了“高能量密度+快充”的完美组合。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